这也许不是新闻点,2014年媒体就曾报道在太原理工大学招聘会上,除了阳煤集团,再无大型煤炭企业进场招聘。
通过改革,实现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员结构明显优化,确保企业渡过当前难关。集团公司及各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应全程参与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即原煤生产工效(原煤人均产量及原煤万吨用工)要在2015年三项制度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再提高20%。11月15日,湘煤集团下发关于《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员转岗分流安置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精简机构,优化员工结构必然带来产能的失控,结果就是严重的供求关系失衡。对于兖矿集团的改革,李希勇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优化国企监管方式,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给企业足够的权力。经过黄金十年以后,我们早就意识到煤炭行业会发生变化,但没想到会变化这么大,比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还厉害。
三项改革瘦身四成2013年7月,时任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的张新文,时任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新汶矿业集团董事长的李希勇,分别被任命为兖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兖矿集团健全完善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后,清理中间供应商5600多家,采购价格同比降低15%,节约资金近18亿元。当每天下班的广播响起时,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迎着落日的余辉,徜徉在下班的人群中,踩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矿门,踏上回家的路。
有些事情我们左右不了,我们能做的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从事安全监测工作,当时我是这个部门唯一的女工。从两个人一同手拉手去买菜,演变成我一个人急匆匆地来回穿梭于市场。我与煤炭相伴这十年,经历了煤炭黄金十年,也在经历着煤市寒冬,无论怎样,这些日子里,有坚实的脚步,有执著的身影,有幸福的笑容虽然岁月沧桑了容颜,心却一路风尘地追寻着曾经的梦想,不曾停歇。
可是,煤市寒冬,让这群可爱的人心里蒙上了一丝阴影。我赶上了委培生的末班车,随着煤炭行业开始不景气,委培生在我们集团公司在也没有招生过。
2005年,我走进了煤矿,成为一名矿山女工。作为工作在矿山中的一员,既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崇高精神感到自豪,更为他们的艰辛付出与种种磨难感到心酸。矿大毕业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单位,从事原来的工作,好像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日子按部就班地过着,生活又回归了平淡。这样告诉自己,心里便释然了。
2013年,因着自己的爱好,我调到了矿上的宣传科工作,也对矿山与矿工有了更多的感触。记得我刚跟老公认识时,母亲得知他在煤矿从事一线工作,沉默了好久,缓缓地说道,嫁给矿工,太累了,当时我并不以为然。结婚不久,有一次和母亲聊天时,母亲说,那时当你爸在井下干活时,我的心也跟随他一起到了井下,不仅仅牵挂他工作是不是累,更多的是对他安全上的一份担心。这种简单的幸福能一直维持下去吗脑海中偶尔会闪出这句话,仅仅是这么一瞬,好像周遭的一切都暗然失色。
刚上班时,每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总会呼朋唤友出来小撮一顿如今煤价暴跌,承受减员减薪痛苦的却是普通煤炭人。
没有人敢说现在是否到底,也无人能够告诉我们何时是黑暗的尽头。2013年1月9日,环渤海指数633元,当年10月9日,指数下跌到530元,跌幅超过100元。
如今,到了十三五规划,最大的转变是要做减法了,割肉更痛更难。同时,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超前规划发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煤炭市场硝烟弥漫,价格节节下跌,以量保价、让价保市场等言论一时喧嚣尘上,背后反映出煤炭过剩下的无奈。2008年,注定是煤炭发展中的重要年份,甚至是分水岭。年初的暴风雪凸显能源安全和煤炭重要性,到2008年7月,大同优混FOB价创出1070元/吨的历史天价。今年1月7日,环渤海指数以520元开局,到11月18日报收于375元,累计下降145元/吨。
4月上旬,笔者曾经写过是时候告别煤炭一文,在行业内引起一定轰动。五年前,帮助国内煤炭巨头制定十二五规划,当时的核心依然是抢资源、上规模,但是,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确定合理的煤炭转化方向,除了煤电,现代煤化工成了主要方向,循环经济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路径。
2009-2012年,煤炭鼎盛转型咨询和研究,服务煤炭进口和建设伴随着4万亿投资的拉动,2009年开始,中国由全球的煤炭出口国转变为进口需求国,进口煤炭突飞猛进的背后是各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悉心研究。2006-2007年,我进入目前最大的民营焦化企业,负责港口及山西的焦炭、焦煤采购及发运。
但之后就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煤炭市场风云突变。印象深刻的是当年有中国公司在出口焦炭时,由于现场管理混乱,焦炭中混有各种木条、铁丝等杂物,认真的日本人把捡出来的杂物分门别类,拍照发给出口商。
当时,出口强劲的不只是煤炭,还有焦炭。2013-2015年,煤价没有底线无尽头年年难过年年过,告别煤炭还是重头再来进入2013年后,伴随着焦煤、焦炭、动力煤等期货品种上市,中国的煤炭市场主体更为多元化,电子现货挂牌交易、撮合交易、电商平台等营销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同年,08年焦炭出口量比上年下降两成,意味着中国煤焦开始出口转内销。依据这么多年来的经验,似乎仍然延续着的逻辑是: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2008年,全国煤炭出口量4543万吨,最后一次高于进口煤。2012年,又是中国煤炭市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煤炭进出口借资源出口强劲之东风,我于2004年9月进入外企,先后从事印度、日本等市场的煤炭、焦炭出口和铁矿进口业务。如今近7个月过去了,情况似乎比原来变得更糟。
2003-2008年,中国资源,服务全球我想告别,却又回归2001-2003年在南开读MBA时,曾经想过毕业后换行业发展,毕竟此前已经在煤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知道这个行业的局限性。在此期间感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煤焦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也是煤炭行业狠抓安全生产和焦化行业治理环境污染的时期,山西省几任省长因安全事故而引咎辞职。
10年,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重要的阶段。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前期投资的新建矿井陆续投产,中国煤炭的过剩压力初显,煤炭价格下行,开始出现煤炭黄金十年终结的论调。如下图所示,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量达到9318万吨,当年全国的煤炭产量17.3亿吨,意味着中国5.4%的煤炭出口,出口量是同年进口量的7倍。当时,国际市场矿产资源紧缺,国际贸易正逐步由混乱走向正规。
08年12月,大同优混FOB价格暴跌到650元/吨。过去的十年,有人依靠廉价获取资源,靠煤价暴涨完成原始积累。
行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2004年,全国焦炭出口量1398.6万吨,当年的焦炭产量为4.77亿吨,出口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
笔者也顺应大势,进入咨询行业,进而于2010年创办煤炭研究网,致力于研究煤炭产业链,为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和蒙古等煤炭进口企业提供市场调研服务,期间,足迹遍布了全国煤炭的各个主产地、集散地和消费地,对于中国的煤炭产业和煤炭供需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人生总是充满轮回,十二年前想转型,因年龄大被拒。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